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前段時間閨蜜的公司需要趕一個項目,每天都需要加班到很晚,這樣一來孩子就沒人去照顧了,於是就想著把孩子帶回老家先讓媽媽幫忙照看。寶寶小樂雖然現在也才三歲多,但基本的一些交流、問答也都能夠聽得懂,閨蜜在徵求了小樂的意見之後,才決定把他送回到媽媽那的。在會去的路上,孩子一路都變現的很興奮的樣子,一路載客載物蹦蹦跳跳好不歡喜。
車程不算遠,兩三個小時就到媽媽家了,剛到的時候小傢伙也依舊保持著他的興奮,好像對看到的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看到孩子能夠在媽媽家表現得如此和諧、融洽,閨蜜也就放心的回到公司去全身心的上班了。
然而,剛回去沒幾天就接到媽媽打來的電話:說這個白天還玩的好好的小天使,到了晚上要睡覺時各種哭鬧,怎麼也哄不好,原來孩子是認床了。第一天這樣,第二天、第三天還是這樣,無奈之下,閨蜜又把小樂從媽媽家裡接回了自己家。那麼問題來了,孩子為什麼會出現認床的情況呢?很多孩子在1歲之內會認床,但等他們長大了還是會認床,甚至長大到成年後,也依然會認床。
認床,是自古以來就會有的,是人類祖先留給我們的一種技能1、大腦「守夜」導致「第一晚效應」有心理學家研究發現,認床的這種現象,很可能從人類發展到進入到洞穴內,並且習慣睡在同一張獸皮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
科學家們相信,「認床」也不會只是不喜歡新床,而是它代表了一種普遍的現象,在心理學上稱之為「第一晚效應」。大多數人群,如果非要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度過一晚的話,他們就很可能會在這個新環境之中睡不踏實,而這也就是「第一晚效應(FNE)」。
早在1966年的時候,就有美國的科學家對這一問題進行過研究,然而,由於但是所掌握的技術是在有限,並沒有得出可靠的結論來。在半個世界之後,美國布朗大學的神經生活學家佐佐木柚香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組使用更先進的科學儀器將這一謎團解開。
此次研究一共招募了35位志願者,他們平時的睡眠都處於正常的狀況,科學家們讓志願者在陌生的實驗室中睡覺,在志願者睡覺的過程中,研究人員會利用腦磁圖測量儀、結構性核磁共振成像技術以及多頻道睡眠記錄儀等科學儀器設備,對這些志願者的腦電波活動以及相應的肌肉運動做了細緻的測量,而且把重點也放在了慢波活動(1-4赫茲)的測量上,這一波長是目前已知測量睡眠深度的最好指標(也是唯一指標)。
經過研究後的結果顯示:在實驗室中睡的第一個晚上,志願者的兩個腦半球表現出了截然相反的狀態。右半球的慢波指標正常,這說明又半球已經順利的進入深度睡眠之中,但左半球的慢波活動卻是要更為活躍,也就是說左半球並沒有進入到真正的深度睡眠狀態。科學家們在經過進一步研究後發現,這種現象在第二晚的時候儼然已經消失,最後才得知,左半球才是導致「第一晚效應」產生的問題所在。
研究人員還發現,這種「第一晚效應」並不是只有在我們人類的身上才會出現,它再很多哺乳動物的身上也都普遍存在著。由於需要對陌生環境保持警惕,所以在睡眠過程中會出現只「關閉」半個大腦的這種現象,大腦的兩個半球活動差異越大,則會越難以入睡。
所以也就是說,小孩子們之所以會出現「認床」的狀況,就是因為在我們大腦中的「第一晚效應」在發揮著它的作用。
2、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第一晚效應」會打你一措手不及
★原本的計劃會受到影響
平時我們在家的時候,孩子的睡眠狀況都會特別好,很快就能進入狀態。但當我們帶孩子外出遊玩、節假日帶孩子回父母家等的時候,孩子就很可能會出現「認床」。由於之前在家沒有經歷過「認床」的情況,所以突然之間發生的狀況足以打你一個措手不及。
偉大的毛澤東同志說:睡眠和休息喪失了時間,卻取得了明天工作的精力。所以,睡眠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就是精神上的糧食啊。如果孩子出現了認床的狀況,孩子睡不好,家長肯定也睡不好。由此一來,孩子的作息時間就要被這「第一晚效應」給打亂,然後就會出現晚上不睡白天睡的情況,也因此會將你原本的計劃給打亂。
★周而復始,惡性循環
因為認床的發生,所以就會導致在晚上的睡眠嚴重不足,進而就會造成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一整天的作息時間都會被打亂。就例如孩子,細心一點的家長都會發現,如果孩子晚上睡眠不足的話,他們第二天白天的時候就很可能會睡眠過量,也因此會再次發生晚行無法入睡,然後就會進入到一個惡性循環之中。
例如我們前文說到的小樂一樣,因為如果按照正常來說,「第一晚效應」在經過第一晚之後,從第二晚就不會在發生了。但小樂就是由於第一晚沒有睡好,導致第二天白天的時候睡眠過量,結果第二天晚上也無法進入真正的睡眠,如此第三天還是這樣。
★保證高質量的睡眠,好處不要太多
孩子的睡眠質量如何,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身高體重、以及各器官的發育,而且對於孩子的智力發育、心理、情緒上的發展也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其實不只是孩子,睡眠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會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生活質量、健康程度。
如果經常熬夜的人,一定會經常聽到會有長輩對你說「不要總熬夜,熬夜熬的是心血,補不回來的」。在中醫上講究睡子午覺,子時指的是23點到凌晨1點,中醫認為這個時間是膽經最為旺盛的時間,人們能夠在這個時間入睡的話,膽也就能夠完成代謝。由此可見,睡眠對我們的健康有多重要。
應對孩子的「認床」,作為家長需要了解以下方法☆有熟悉的人陪伴,以及給他們適應的時間
如果家長想要給孩子換一個新的生活環境,那麼對於孩子的生活來說,一定要有一個孩子比較熟悉的人去陪伴他們,同時也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適應。
在適應的時段時間中,雖然孩子在一個新的環境中會出現「認床」的情況,但如果能夠有一個熟悉的人去陪伴他們,給他們熟悉而又溫暖的懷抱,讓他們感受到熟悉的味道,這在很大程度上會讓孩子感覺到安全,進而也能夠更快速的對新環境適應。
就像閨蜜把小樂送回到媽媽家,對於小樂來說,姥姥家就是一個新的環境,雖然姥姥也是親人,但他最為熟悉,最能給他安全感的還是媽媽,所以閨蜜在把小樂送到媽媽家的當天就選擇自己回家,這樣的做法是欠妥的。
而更好的做法是:提前計劃(給孩子留出足夠的適應時間);
穩步適應(在新的環境中陪伴孩子,以便他能夠在新的環境中更好的適應);
交接過渡(由最熟悉的人,逐漸轉為新的陪伴的人,要有一個過渡的過程);
注意觀察(要注意孩子在適應期內的各種狀況,以便做出及時的調整)。
☆帶上孩子熟悉的物品,以及相似的氣味
孩子對於環境的記憶方式基本是以嗅覺和觸覺的來完成記憶,所以在一個新的環境中時,如果能有一個孩子比較熟悉的物品、氣味兒,也能夠讓孩子得到一些安全感,對於「認床」能夠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
例如在把孩子送回到父母家,但自己又無法陪伴孩子睡覺時,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要事先去準備好孩子會經常用的床單、被子、枕巾等。很多比較有經驗的父母,他們在帶孩子外出時,就會給孩子帶上他們最心愛的小玩具,以此來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父母要去主動對孩子的作息時間進行控制以及調整
前面我們說到了,如果孩子出現「認床」的情況,很可能會對孩子的作息時間造成影響,進而形成惡性循環,那麼為了避免這種惡性循環的發生,就需要家長主動出手去控制孩子的作息時間。例如孩子晚上不睡覺,那麼我們可以調整控制孩子白天的睡眠時間,以此來保證孩子在晚上能夠有一個好的睡眠。
控制孩子白天的睡眠,家長們可以選擇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找到孩子感興趣的一些東西對他們進行刺激。絕大多數家長都會保證孩子午睡的習慣,如果孩子在晚上的時候睡不好的話,就會出現午睡時間過長的情況,那麼家長們可以嚴格控制孩子的午睡時間,帶孩子去做一些活動,去帶他們見識到新鮮事物,這樣也能夠做到去調整孩子的作息。
此外,讓孩子去到一個新的環境中生活,我們一定要先讓他們有一個全方位的適應過程,而且在適應的過程中也要去對孩子進行細緻的觀察,如飲食情況、溫度情況等。如果是小一點的孩子,在很多問題上,他們可能只會用哭鬧的方式來表達,所以作為家長,我們也要善於去發現問題。
最後用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曾說過的一句話來作為結尾: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應該抱著對明天的歡樂期望而入睡。同時,也應以愉快的心情早起,這時長壽的秘訣。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為什麼孩子老認床?心理學家:這是人類祖先留給我們的一種技能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前段時間閨蜜的公司需要趕一個項目,每天都需要加班到很晚,這樣一來孩子就沒人去照顧了,於是就想著把孩子帶回老家先讓媽媽幫忙照看。寶寶小樂雖然現在也才三歲多,但基本的一些交流、問答也都能夠聽得懂,閨蜜在徵求了小樂的意見之後,才決定把他送回到媽媽那的。在會去的路上,孩子一路都變現的很興奮的樣子,一路載客載物蹦蹦跳跳好不歡喜。
車程不算遠,兩三個小時就到媽媽家了,剛到的時候小傢伙也依舊保持著他的興奮,好像對看到的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看到孩子能夠在媽媽家表現得如此和諧、融洽,閨蜜也就放心的回到公司去全身心的上班了。
然而,剛回去沒幾天就接到媽媽打來的電話:說這個白天還玩的好好的小天使,到了晚上要睡覺時各種哭鬧,怎麼也哄不好,原來孩子是認床了。第一天這樣,第二天、第三天還是這樣,無奈之下,閨蜜又把小樂從媽媽家裡接回了自己家。那麼問題來了,孩子為什麼會出現認床的情況呢?很多孩子在1歲之內會認床,但等他們長大了還是會認床,甚至長大到成年後,也依然會認床。
認床,是自古以來就會有的,是人類祖先留給我們的一種技能
1、大腦「守夜」導致「第一晚效應」
有心理學家研究發現,認床的這種現象,很可能從人類發展到進入到洞穴內,並且習慣睡在同一張獸皮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
科學家們相信,「認床」也不會只是不喜歡新床,而是它代表了一種普遍的現象,在心理學上稱之為「第一晚效應」。大多數人群,如果非要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度過一晚的話,他們就很可能會在這個新環境之中睡不踏實,而這也就是「第一晚效應(FNE)」。
早在1966年的時候,就有美國的科學家對這一問題進行過研究,然而,由於但是所掌握的技術是在有限,並沒有得出可靠的結論來。在半個世界之後,美國布朗大學的神經生活學家佐佐木柚香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組使用更先進的科學儀器將這一謎團解開。
此次研究一共招募了35位志願者,他們平時的睡眠都處於正常的狀況,科學家們讓志願者在陌生的實驗室中睡覺,在志願者睡覺的過程中,研究人員會利用腦磁圖測量儀、結構性核磁共振成像技術以及多頻道睡眠記錄儀等科學儀器設備,對這些志願者的腦電波活動以及相應的肌肉運動做了細緻的測量,而且把重點也放在了慢波活動(1-4赫茲)的測量上,這一波長是目前已知測量睡眠深度的最好指標(也是唯一指標)。
經過研究後的結果顯示:在實驗室中睡的第一個晚上,志願者的兩個腦半球表現出了截然相反的狀態。右半球的慢波指標正常,這說明又半球已經順利的進入深度睡眠之中,但左半球的慢波活動卻是要更為活躍,也就是說左半球並沒有進入到真正的深度睡眠狀態。科學家們在經過進一步研究後發現,這種現象在第二晚的時候儼然已經消失,最後才得知,左半球才是導致「第一晚效應」產生的問題所在。
研究人員還發現,這種「第一晚效應」並不是只有在我們人類的身上才會出現,它再很多哺乳動物的身上也都普遍存在著。由於需要對陌生環境保持警惕,所以在睡眠過程中會出現只「關閉」半個大腦的這種現象,大腦的兩個半球活動差異越大,則會越難以入睡。
所以也就是說,小孩子們之所以會出現「認床」的狀況,就是因為在我們大腦中的「第一晚效應」在發揮著它的作用。
2、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第一晚效應」會打你一措手不及
★原本的計劃會受到影響
平時我們在家的時候,孩子的睡眠狀況都會特別好,很快就能進入狀態。但當我們帶孩子外出遊玩、節假日帶孩子回父母家等的時候,孩子就很可能會出現「認床」。由於之前在家沒有經歷過「認床」的情況,所以突然之間發生的狀況足以打你一個措手不及。
偉大的毛澤東同志說:睡眠和休息喪失了時間,卻取得了明天工作的精力。所以,睡眠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就是精神上的糧食啊。如果孩子出現了認床的狀況,孩子睡不好,家長肯定也睡不好。由此一來,孩子的作息時間就要被這「第一晚效應」給打亂,然後就會出現晚上不睡白天睡的情況,也因此會將你原本的計劃給打亂。
★周而復始,惡性循環
因為認床的發生,所以就會導致在晚上的睡眠嚴重不足,進而就會造成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一整天的作息時間都會被打亂。就例如孩子,細心一點的家長都會發現,如果孩子晚上睡眠不足的話,他們第二天白天的時候就很可能會睡眠過量,也因此會再次發生晚行無法入睡,然後就會進入到一個惡性循環之中。
例如我們前文說到的小樂一樣,因為如果按照正常來說,「第一晚效應」在經過第一晚之後,從第二晚就不會在發生了。但小樂就是由於第一晚沒有睡好,導致第二天白天的時候睡眠過量,結果第二天晚上也無法進入真正的睡眠,如此第三天還是這樣。
★保證高質量的睡眠,好處不要太多
孩子的睡眠質量如何,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身高體重、以及各器官的發育,而且對於孩子的智力發育、心理、情緒上的發展也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其實不只是孩子,睡眠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會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生活質量、健康程度。
如果經常熬夜的人,一定會經常聽到會有長輩對你說「不要總熬夜,熬夜熬的是心血,補不回來的」。在中醫上講究睡子午覺,子時指的是23點到凌晨1點,中醫認為這個時間是膽經最為旺盛的時間,人們能夠在這個時間入睡的話,膽也就能夠完成代謝。由此可見,睡眠對我們的健康有多重要。
應對孩子的「認床」,作為家長需要了解以下方法
☆有熟悉的人陪伴,以及給他們適應的時間
如果家長想要給孩子換一個新的生活環境,那麼對於孩子的生活來說,一定要有一個孩子比較熟悉的人去陪伴他們,同時也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適應。
在適應的時段時間中,雖然孩子在一個新的環境中會出現「認床」的情況,但如果能夠有一個熟悉的人去陪伴他們,給他們熟悉而又溫暖的懷抱,讓他們感受到熟悉的味道,這在很大程度上會讓孩子感覺到安全,進而也能夠更快速的對新環境適應。
就像閨蜜把小樂送回到媽媽家,對於小樂來說,姥姥家就是一個新的環境,雖然姥姥也是親人,但他最為熟悉,最能給他安全感的還是媽媽,所以閨蜜在把小樂送到媽媽家的當天就選擇自己回家,這樣的做法是欠妥的。
而更好的做法是:提前計劃(給孩子留出足夠的適應時間);
穩步適應(在新的環境中陪伴孩子,以便他能夠在新的環境中更好的適應);
交接過渡(由最熟悉的人,逐漸轉為新的陪伴的人,要有一個過渡的過程);
注意觀察(要注意孩子在適應期內的各種狀況,以便做出及時的調整)。
☆帶上孩子熟悉的物品,以及相似的氣味
孩子對於環境的記憶方式基本是以嗅覺和觸覺的來完成記憶,所以在一個新的環境中時,如果能有一個孩子比較熟悉的物品、氣味兒,也能夠讓孩子得到一些安全感,對於「認床」能夠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
例如在把孩子送回到父母家,但自己又無法陪伴孩子睡覺時,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要事先去準備好孩子會經常用的床單、被子、枕巾等。很多比較有經驗的父母,他們在帶孩子外出時,就會給孩子帶上他們最心愛的小玩具,以此來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父母要去主動對孩子的作息時間進行控制以及調整
前面我們說到了,如果孩子出現「認床」的情況,很可能會對孩子的作息時間造成影響,進而形成惡性循環,那麼為了避免這種惡性循環的發生,就需要家長主動出手去控制孩子的作息時間。例如孩子晚上不睡覺,那麼我們可以調整控制孩子白天的睡眠時間,以此來保證孩子在晚上能夠有一個好的睡眠。
控制孩子白天的睡眠,家長們可以選擇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找到孩子感興趣的一些東西對他們進行刺激。絕大多數家長都會保證孩子午睡的習慣,如果孩子在晚上的時候睡不好的話,就會出現午睡時間過長的情況,那麼家長們可以嚴格控制孩子的午睡時間,帶孩子去做一些活動,去帶他們見識到新鮮事物,這樣也能夠做到去調整孩子的作息。
此外,讓孩子去到一個新的環境中生活,我們一定要先讓他們有一個全方位的適應過程,而且在適應的過程中也要去對孩子進行細緻的觀察,如飲食情況、溫度情況等。如果是小一點的孩子,在很多問題上,他們可能只會用哭鬧的方式來表達,所以作為家長,我們也要善於去發現問題。
最後用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曾說過的一句話來作為結尾: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應該抱著對明天的歡樂期望而入睡。同時,也應以愉快的心情早起,這時長壽的秘訣。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