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淳
哪個朝代都有貨真價實的真將軍,也有名不副實的水貨。在《三國志》里,就有這麼一個水貨將軍,他的名字叫夏侯淳。
小說《三國演義》中,把夏侯淳描寫的勇猛無比,其中「拔矢啖睛」的橋段很狗血,夏侯惇作戰中,左眼被流矢射中,痛得他一瓷牙,急忙用手拔箭,不料卻連箭帶眼珠子一起拔了出來,立馬大喊一聲:「父精母血,不可棄也!」
說完此話,立馬把眼睛塞進嘴巴吞咽下去,然後又挺槍縱馬,上前殺了曹性,報了一箭之仇——這種剛烈勁,絕不亞於關公的刮骨療毒壯舉。刮骨療毒
他在曹營中,受到很高的待遇。曹操時期,夏侯惇先是擔任伏波將軍,任河南尹,後來又拜前將軍。
他受到曹操的信任程度,別人無法比擬,以至於他可以不用通稟,就有可以自由進入曹操的卧室特殊待遇。
曹操病故後,曹丕繼位,在當年的二月,即拜夏侯惇為大將軍;但無奈其沒有那個洪福,只做了兩個月的大將軍,就在四月病逝。
我們知道,三國時期的武將都是以戰功來進行封賞的,但是翻遍史書,卻沒找到夏侯淳建功立業的戰績,相反,一生幾乎都是敗仗。甚至在歷史上留下的,都是一系列令人尷尬甚至爆笑的傳說。
呂布
史載夏侯淳少年時以勇氣聞名於鄉里,十四歲時,有人羞辱他的老師,一時氣憤,便將那人殺死,這是說夏侯淳小時候就膽量很大。
曹操舉兵討伐黃巾軍時,夏侯惇作為小時候的玩伴,也參軍征討,擔任裨將,此時並沒獨立帶兵。
他的第一次單獨統兵作戰,戰績可以把人笑噴——竟然做了敵人的「肉票」。
興平元年(194年),曹操討伐陶謙,把他深信的夏侯惇,來堅守濮陽。
此時呂布趁曹操不在,派部下玩詐降之計,結果夏侯惇輕易的上當了,被綁了票。
夏侯淳被匪徒五花大綁的帶到他的部將韓浩面前,要以他做人質勒索錢財。
但是韓浩卻不吃這一套,馬上命令士兵按兵不動,並對綁票的人說,按照國法,他們不會考慮人質的安全,並且做出了要出兵攻擊的姿態,匪徒人數比較少,韓浩如果真的發動攻擊,那必然是玉石俱焚。
綁匪們本就是為了求財,哪知道這是要把命搭進去,他們感到害怕了,不但放棄了人質,還集體投降了。
夏侯淳被釋放後,帶兵反攻呂布,卻被流矢射傷左目,敗北而回,從此被人戲稱為「盲夏侯」。眼睛中箭
夏侯惇一向注重儀錶,每每照鏡看到自己瞎了一隻眼,都會十分憤恨,將鏡子狠狠的摔倒地上。
公元198年,曹操又派他這位信任的親信,幫助劉備去找呂布尋仇,結果被呂布手下的高順、張遼狠狠地教訓了一頓。
公元202年,夏侯惇帶兵,李典作為副將,去抵擋常敗將軍劉備的北侵。戰前夏侯淳不聽李典的建議,在博望坡中了劉備的伏兵,被大火燒得灰頭土臉、大敗虧輸。
常敗將軍輸於常敗將軍,夏侯淳的聲望一下子降到低谷。
此戰之後,軍事方面,夏侯淳再也沒有立下什麼功勞。劉備
但是就這麼一個水貨將軍,卻始終能得到曹操的信任和重用,倒令人感到十分稱奇。
其實,細算起來,夏侯惇能獲得如此尊崇的地位,是有多重原因導致的。
首先,他是漢朝開國元勛、名將夏侯嬰之後,是沛國譙的本地豪強。
其次,夏侯惇與曹操本是同宗同族的兄弟。
「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操予惇為從兄弟。」(裴松之注《三國志》)
史料顯示,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夏侯惇家族過繼給曹家的孩子,他既是夏侯惇的直系叔父,又是曹操的親生父親。也就是說,曹操和夏侯惇,肯定是有直系血緣關係的。曹操
在正史中,曹操發矯詔準備起兵創業之時,夏侯惇是第一個響應者,後來才有了曹仁、曹洪等人的跟隨。
「冬十二月,始起兵於己吾,是歲中平六年也。陳留孝廉衛茲以家財資太祖,使起兵,眾有五千人。」(《三國志·武帝紀》引《魏晉世語》)
這五千人由曹操的好友衛茲資助,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曹純、曹劭攜手招募而來。
正是這五千人,使曹操能夠棲身十八路諸侯的其中一路。
作為最早的發起人之一,夏侯惇資歷太老了,儼然是僅次於曹操的第二號人物。大將軍
其實夏侯惇幼年時期,並不是往武將方面發展,他走的是正正經經的儒家學說,幼年時就學習《經學》,即使是後來當上了武將,他仍然好學不止,即使是在軍營,他還經常學習儒術,親自迎接講經論道的儒生。
再說夏侯惇的生活,十分簡樸,經常把賞賜散給士兵和百姓們,這些行為和儒家倡導都極為契合。
所以說夏侯淳一生的功業並不是戰績,而是政績!
從曹操起兵開始,夏侯惇就一直在後方坐鎮。
曹操對他也是信任有加,曹操如果在兗州,夏侯惇則守濮陽。只有實在沒辦法,曹操讓他帶兵去征戰,可能有些勉為其難,其他方面夏侯惇完成的都非常出色。
他還是一位治水屯田專家,他挖渠治水,造福於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勞動模範。在濟陰、陳留太守任上,面對蝗災,夏侯惇率將士截斷太壽水,為當地居民修築陂塘,並且親自背土作堰,以身作則。陂塘是東漢出現的新型農業技術,灌溉效率極高,陂塘修好後,夏侯惇還鼓勵百姓耕作,熟悉使用方法,此後當地百姓一直受益。
這麼看來,夏侯淳並不是一無是處,只是羅貫中將這麼一個典型的文官,描寫成一個勇猛的武將,不知是何意思?
參考資料:
《三國志》西晉·陳壽
《資治通鑒》宋·司馬光
老衲侃春秋嚴正聲明:原創作品,禁止非法轉載!
夏侯淳在曹營中地位很高,卻無顯赫戰功,被人戲稱為「盲夏侯」
夏侯淳
哪個朝代都有貨真價實的真將軍,也有名不副實的水貨。在《三國志》里,就有這麼一個水貨將軍,他的名字叫夏侯淳。
小說《三國演義》中,把夏侯淳描寫的勇猛無比,其中「拔矢啖睛」的橋段很狗血,夏侯惇作戰中,左眼被流矢射中,痛得他一瓷牙,急忙用手拔箭,不料卻連箭帶眼珠子一起拔了出來,立馬大喊一聲:「父精母血,不可棄也!」
說完此話,立馬把眼睛塞進嘴巴吞咽下去,然後又挺槍縱馬,上前殺了曹性,報了一箭之仇——這種剛烈勁,絕不亞於關公的刮骨療毒壯舉。
刮骨療毒
他在曹營中,受到很高的待遇。曹操時期,夏侯惇先是擔任伏波將軍,任河南尹,後來又拜前將軍。
他受到曹操的信任程度,別人無法比擬,以至於他可以不用通稟,就有可以自由進入曹操的卧室特殊待遇。
曹操病故後,曹丕繼位,在當年的二月,即拜夏侯惇為大將軍;但無奈其沒有那個洪福,只做了兩個月的大將軍,就在四月病逝。
我們知道,三國時期的武將都是以戰功來進行封賞的,但是翻遍史書,卻沒找到夏侯淳建功立業的戰績,相反,一生幾乎都是敗仗。甚至在歷史上留下的,都是一系列令人尷尬甚至爆笑的傳說。
呂布
史載夏侯淳少年時以勇氣聞名於鄉里,十四歲時,有人羞辱他的老師,一時氣憤,便將那人殺死,這是說夏侯淳小時候就膽量很大。
曹操舉兵討伐黃巾軍時,夏侯惇作為小時候的玩伴,也參軍征討,擔任裨將,此時並沒獨立帶兵。
他的第一次單獨統兵作戰,戰績可以把人笑噴——竟然做了敵人的「肉票」。
興平元年(194年),曹操討伐陶謙,把他深信的夏侯惇,來堅守濮陽。
此時呂布趁曹操不在,派部下玩詐降之計,結果夏侯惇輕易的上當了,被綁了票。
夏侯淳被匪徒五花大綁的帶到他的部將韓浩面前,要以他做人質勒索錢財。
但是韓浩卻不吃這一套,馬上命令士兵按兵不動,並對綁票的人說,按照國法,他們不會考慮人質的安全,並且做出了要出兵攻擊的姿態,匪徒人數比較少,韓浩如果真的發動攻擊,那必然是玉石俱焚。
綁匪們本就是為了求財,哪知道這是要把命搭進去,他們感到害怕了,不但放棄了人質,還集體投降了。
夏侯淳被釋放後,帶兵反攻呂布,卻被流矢射傷左目,敗北而回,從此被人戲稱為「盲夏侯」。
眼睛中箭
夏侯惇一向注重儀錶,每每照鏡看到自己瞎了一隻眼,都會十分憤恨,將鏡子狠狠的摔倒地上。
公元198年,曹操又派他這位信任的親信,幫助劉備去找呂布尋仇,結果被呂布手下的高順、張遼狠狠地教訓了一頓。
公元202年,夏侯惇帶兵,李典作為副將,去抵擋常敗將軍劉備的北侵。戰前夏侯淳不聽李典的建議,在博望坡中了劉備的伏兵,被大火燒得灰頭土臉、大敗虧輸。
常敗將軍輸於常敗將軍,夏侯淳的聲望一下子降到低谷。
此戰之後,軍事方面,夏侯淳再也沒有立下什麼功勞。
劉備
但是就這麼一個水貨將軍,卻始終能得到曹操的信任和重用,倒令人感到十分稱奇。
其實,細算起來,夏侯惇能獲得如此尊崇的地位,是有多重原因導致的。
首先,他是漢朝開國元勛、名將夏侯嬰之後,是沛國譙的本地豪強。
其次,夏侯惇與曹操本是同宗同族的兄弟。
「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操予惇為從兄弟。」(裴松之注《三國志》)
史料顯示,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夏侯惇家族過繼給曹家的孩子,他既是夏侯惇的直系叔父,又是曹操的親生父親。也就是說,曹操和夏侯惇,肯定是有直系血緣關係的。
曹操
在正史中,曹操發矯詔準備起兵創業之時,夏侯惇是第一個響應者,後來才有了曹仁、曹洪等人的跟隨。
「冬十二月,始起兵於己吾,是歲中平六年也。陳留孝廉衛茲以家財資太祖,使起兵,眾有五千人。」(《三國志·武帝紀》引《魏晉世語》)
這五千人由曹操的好友衛茲資助,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曹純、曹劭攜手招募而來。
正是這五千人,使曹操能夠棲身十八路諸侯的其中一路。
作為最早的發起人之一,夏侯惇資歷太老了,儼然是僅次於曹操的第二號人物。
大將軍
其實夏侯惇幼年時期,並不是往武將方面發展,他走的是正正經經的儒家學說,幼年時就學習《經學》,即使是後來當上了武將,他仍然好學不止,即使是在軍營,他還經常學習儒術,親自迎接講經論道的儒生。
再說夏侯惇的生活,十分簡樸,經常把賞賜散給士兵和百姓們,這些行為和儒家倡導都極為契合。
所以說夏侯淳一生的功業並不是戰績,而是政績!
從曹操起兵開始,夏侯惇就一直在後方坐鎮。
曹操對他也是信任有加,曹操如果在兗州,夏侯惇則守濮陽。只有實在沒辦法,曹操讓他帶兵去征戰,可能有些勉為其難,其他方面夏侯惇完成的都非常出色。
他還是一位治水屯田專家,他挖渠治水,造福於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勞動模範。在濟陰、陳留太守任上,面對蝗災,夏侯惇率將士截斷太壽水,為當地居民修築陂塘,並且親自背土作堰,以身作則。陂塘是東漢出現的新型農業技術,灌溉效率極高,陂塘修好後,夏侯惇還鼓勵百姓耕作,熟悉使用方法,此後當地百姓一直受益。
這麼看來,夏侯淳並不是一無是處,只是羅貫中將這麼一個典型的文官,描寫成一個勇猛的武將,不知是何意思?
參考資料:
《三國志》西晉·陳壽
《資治通鑒》宋·司馬光
老衲侃春秋嚴正聲明:原創作品,禁止非法轉載!